如何要让起名字读起来朗朗上口
一个人起了名字,首先是被称呼的,其次才是被书写记录。正如以前所述,名字的“名”字从“夕”从“口”,意思是晚上两人相见,天黑谁也看不见谁,只有互相通报姓名才能区分彼此。同样,在白天,在距离较远、声音嘈杂、人群熙攘的场合,也需要通过呼喊或通报名字来进行联系。因此,在名字通过声音进行交流时,具有音节响亮、清脆悦耳等特点无疑是重要的。 我国被用作人名的汉字,是多种方言的共同书写体系,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,在读音上有声、韵、调三个基本要素。其中“声”即读音,其标准读音是普通话的读音,音节由一个声母、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,总数有1300多个。由于汉字数目庞大,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,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,称为多音字。在起名使用时,由于人名多是两个字或三个字的组合,而汉字常常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词根,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声调和音韵,几个字组合在一起,就会有不同的整体音韵效果,牵涉到音节之间的相互搭配问题。 谈到汉字的音韵及字与字之间的搭配,其实是一门大学问。同样的几个字如果按音韵的节律搭配起来就会很好听,反之就可能不好。人们都爱读唐诗宋词,觉得那是一种美的享受,实际上就是因为在当初作诗填词时注意了声韵和节律,从而使诗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。起名也是一样,要学会字与字之间的音节搭配,使起出的名字响亮明朗,富有乐感,让人叫起来朗朗上口,听得抑扬顿挫、清楚明甶。 名字的交往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。试想有这么两个人的名字,一个让人读起来声韵哑仄,另一个声韵响亮,如果在不认识这两人的情况下要你对他们的外表特征、精神状态等作出判断,那么,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一样:那个读来哑仄、听来模糊的名字会使人联想到名字的主人同样消沉、颓唐,无精打采,疲沓困顿,甚至让人联想到他身体瘦弱、个头矮小;相反,那个读来响亮、听来清晰的名字会使人联想到名字的主人目光炯炯有神,举止自信有力,性格刚毅,胸襟开阔,无论魁梧高大还是短小精悍都是浑身充满朝气。如果我们看到“姚天力”和“赵向强”这样的名字,读起来会觉得前一个顺口而后一个拗口,原因在于后者名字的三个字声调都一样,韵母也相同或相近,所以读起来既单调又拗口。可见,要想让所起的名字读起来朗朗上口,不注意音韵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。
如何通过数理与笔画的搭配起一个好听的名字
起名字还要讲究字形。讲究字形,也就是写出来要好看,好认。为了做到这一点,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 1.尽量避免用太冷僻的字。汉字数量浩繁,康熙字典就收有42114个字,而其中3万多字是不常见的,常人能认识的汉字,一般在3000左右。有的人在起名时,总是喜欢用一些不常见的字,有的字甚至在普通字典上也查不到。也许这些人认为,用一般人不认识的冷僻字起名,就会给人一种有学问、有教养的好印象。其实不然。名字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符号,如果别人不认识,这种交往就很不方便。而且从心理学讲,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名字认不得或读不出来时,必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感觉,甚至不愿与他交往。有位心理学专家作过统计,凡有比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,一般社交能力都差,且80%的人性情孤僻。看来,这是颇有道理的。 2.尽量避免用笔画数太多的字。例如,“瀛鼙墨”这个名字,姓19画,名分别为(转自星座屋 http://www.xingzuowu.com )23画和15画。这个名字好不好呢?从下面两个方面看,这个名字不好。首先,笔画数太多,写起来极为不便。一个小孩起了这个名字,还不知要等多久他才能自认自写自己的名字,甚至因为太难写,使他丧失对写字的兴趣和信心。其次,这个名字共计57画,不论是写出来还是铅印打印出来,简直就是三个“黑团团”,真给人一种“墨”的感觉。因此,起名时,笔画数不能太多。 3.起名时还要注意名字笔画的组合。这里有两个方面要注意。首先,不能两头重中间轻。比如,“鞠一鸫”这个名字,首尾笔画数分别为17画和18画,而中间一字只有1画,这就不好看了。其次,可以“头”重“脚”轻,而不能“脚”重“头”轻。例如,“蒯文公”这个名字就是“头”重“脚”轻,看起来不觉得不舒服。但“文轩辕”这个名字看起来,就有点不舒服,因为它“脚”重“头”轻。还有像“丁瀛濮”这个名字,也犯了同样的错误,写出来不好看。
宝宝取名字有什么讲究吗?
1、字型结构有变化 名字不但要常读,而且要常写。专家建议,名字选用的字结构不要太单一。 2、避免不好的谐音 起名时如果谐音运用得巧妙,会使人感到含蓄,不落俗套。但是,起名者有时只注意了所选取的字本身的意义,却忽略了与名字谐音的语或词组的意义是褒义还是贬义。 3、声韵母的选择要讲究 几个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字,如果放在一起,读起来就有些费力;如果韵母也相同,就更加拗口。专家提醒,起名字时最好不要全部先用n和l,zcs与zh、ch、sh、这些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。要想名字响亮动听,选字的韵母很关键。专家说,名字带有含鼻音的韵母读起来响亮,“昂”、“良”、“光“之类含后鼻音韵母字中,韵腹即主要元音开口度大的,如“达”、“帅”、“瑶”、“宝”,响亮程度较高。当然,名字的声韵母可尽量讲究,但不是最重要的,它经常要服从于起名学的其他因素。 宝宝起名字,应参照如下建议: 1、要避免与别人重复。单名容易重名,国家也在限制单字名报户口,用双名较好。 2、要不落俗套。男孩子不要只是英雄豪杰、雄才伟略、大富大贵,一味跟风求 “天、宇”等似乎大气的名字,这样也容易重名。也不要斯坦、路易、保罗、迈克、约翰、伊丽莎白类似英文名字。女孩不要老是柔芬婀娜多姿,也最好不用优、子等日本名,还是给孩子一个具有自己民族特色和习俗的名字。 3、易读易写,读起来铿锵顿挫,其谐音也要考虑。生僻字并不能代表有文化内涵,所以说笔划不宜太多,更不要起个连电脑都无法输入的名字,否则会带来诸多不便! 4、清新,有美好的含意,巧妙地与姓氏妙搭配更好;在中国人看来,起个含意深刻、讲究字义的好名字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如何给小孩起名字?
起名还要讲究字形。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:其一,名字写出来要好认,尽量不用那些生僻字;其二,名字要讲究架结构,写出来好看。 (1)偏僻字与名 汉字数量浩繁,常人认识的汉字一般只在3千左右。有的人总是喜欢用一些不常见的字起名,有的字甚至字典上也查不到。名字是与他人交往的符号。如果别人不认识,这种交往就会成为一个单向流动,会带来不便。有位心理学专家统计,用比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,一般社交能力较差,性情孤僻。看来,这足以引起取名者的注意。 (2)字形与姓名 姓名中的每个字的笔划应该相对均等,这样才能给人以稳定感和平衡感。否则,就会看起来不美,写起来不舒服,姓名整体上是应该讲求一些“建筑美”的。如,“来”字是一个穿插结构的字。如果取名为“来申吾”。单就字形讲,其整体结构和形体看起来还是蛮舒服的。不足的是姓与名的三个字,从整体来看显得过于一致,显得单调了一些。应该说,这一姓名是有“章法”的,且讲究了对称,具有一定的“建筑美”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这个姓的“来”字首先定了“调子”。 丁是一个独体结构的字,笔划少。这就要求与之配合的名字,最好也是笔划比较少的。如:丁小兰,从整体来看,给人的感觉比较匀整、和谐、舒服;丁繁森,就会给人以头小身子重的感觉,不和谐;丁一微,则给人前轻后重的感觉,不和谐。 同样道理,燕字笔划较多,与之配合的字最好也是笔划较多的。如:燕紫蕾,比较匀称;燕一乎,就显得头重脚轻;燕紫一,则使人感觉失衡。燕一赢,感觉像是一条担子挑两只筐,左右乎稳,看上去协调。 单字名也如此。如:丁平,整体结构和形体和谐;丁赢,就是头小身子重;燕一,则是头重脚轻;燕紫,整体结构匀称,形体饱满。 姓名的整体结构和形体,不仅要从字的笔划入手,还要着眼于字形的变化,要注意字形的协调与美观。如:国团圆这个名字,三个字都是全包围结构,且不说语音如何,仅从字形讲,这一姓名给人的感觉是缺变化、单调,完全是封闭式的。这就是名字的整体不协调带给人的坏印象。 再如丁一一这个看起来很朴素的名字。先不说语音,仅从字形讲,这一姓名给人的感觉也是太苍白,孤零零的,单调,且缺乏想象力。 字同人一样,也可以分为几类,如强壮型、瘦弱型、实在型、虚弱型等几种像这些字,如炎、成、威、豪、容,给人的感觉是强壮、向上、旺盛的,富有生气和活力。 而这些字又像是瘦弱的孩子带给人轻柔、消极、少决断等印象,如斗、平、年、市、帛、科。 有些字却属少壮派,显得如同三十岁男人一般结实、丰厚、坚强有力并且哨哨逼人,如衢、露、穗、凤、基、泰。 虚弱型的字给人的感觉是空洞、空虚,有的还有一些说不清的神秘色彩。这些字有时显得象骨格清音的林黛玉?样给人奇妙的感觉,如几、口、门、方、行、弓。 家长在给孩子起名时,要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,要注意强、弱、实、虚型字的搭配。如成威豪、午平科、傅基泰、门几田这样的名字是我们需要努力去避免的。这些名字或是由三个强壮字连在一起,显得过于丰满;有的则是三个瘦弱字或虚弱字连在一起,显得先天不足,虚伪,虚张声势或过于空洞。而这些应是起名时尽力去避免的。